据说拿到五届欧冠才能收藏欧冠奖杯而大肉庄就有一件。
整体呈乳白色,大面积覆盖五彩分化层,直壁身,杯腹微鼓,高杯足从底部伸出,微微收拢,再缓缓撇开,足底部内凹,十分对称规整。
钦州市博物馆有一件隋末唐初广西岭南名门宁氏家族成员墓葬出土的玻璃杯和这件双耳杯底主体造型很像
而目前发现的隋唐以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玻璃杯几乎都是平底,不带圈足的的形制
那么,这件采用无模自由吹制制作成型,后粘贴圈足和双耳,极具异域色彩的琉璃杯到底是哪里生产的呢?是100%原装进口,还是“国内生产”?
“琉璃最早是在西方流行一种器皿材质,是古埃及人发明的,后来在古罗马古希腊时代盛极一时,在南北朝至唐代这段东西方文化大交融的时间段有大量西方的玻璃器皿流入中国,成为当时社会贵族阶层赏玩实用的“宝物”。”更多内容点击阅读《“透影隋白瓷”可能是在模仿“玻璃” 肉庄私房线》
陕西省宝鸡市的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20多件精美的琉璃器皿。法门寺在唐代时是皇家寺院,为供养佛祖舍利用,所用器物等级都极高。
比如这件整体呈淡黄色多重纹饰装饰的盘口玻璃瓶,采用热熔玻璃丝粘贴而成,和我们琉璃耳杯杯把的制作工艺类似
经化学成分检测,氧化钾、氧化镁含量较高,氧化铅含量很低,并不属于我国特有的高铅玻璃体系,应为进口玻璃原料。
而唐朝时期已经有很多外国人定居在中国,一部分是商人,一部分是手工业者,他们可以按照中国客户的要求,在中国本土制作中国的特产。
再考虑到玻璃易碎不易运输以及海上复杂的情况,为一件工艺品等上五六年,甚至更长时间比较不可取,更有可能是原料进口后国内生产。
回到我们的琉璃耳杯,在绘制于约公元前490年的希腊瓶画中,我们发现了和此杯造型几乎一致的酒杯
在古希腊时期,竞技的胜利者要用饮酒的方式予以奖励,提示他们不得骄纵,也要有敬让之心。瓶画中描绘的正是宙斯儿子大力神赫拉克里斯打败猛狮后接受智慧女神雅典娜奖励的场景。这也是后来奖杯造型的由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