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工业革命后,位于英格兰西北部的曼彻斯特和利物浦在经济和工业上形成了竞争。甚至这两个城市对美国内战(1861-65)的反应也不同。通过从美国进口棉花致富的利物浦支持南方联盟军。相比之下,曼彻斯特纺织厂的工人对北方联邦总统林肯倡导的对黑人奴隶收获的棉花禁运表示同情。随着棉花变得稀缺,工厂停止运营,工人陷入贫困。即便如此,工人们仍然支持林肯的禁运,以此作为团结反对奴隶制的标志。 1863年,林肯总统给曼彻斯特的工人写了一封感谢信。
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相距仅 56 公里,但有不少共同点。这两座城市都是建立在大英帝国殖民统治的财富和该国其他地区人民的苦难之上的。传统上,曼彻斯特和利物浦都是工人阶级城市,政治上支持工党而不是保守党。此外,这两个城市都拥有伟大的足球传统和卓越的音乐遗产。
两个城市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曼彻斯特比利物浦大得多,就像英格兰北部的首府。从种族角度来看,曼彻斯特比利物浦更加多元化。曼彻斯特作为典型的工业城市,空气污染比港口城市利物浦严重得多,而且绿地也缺乏。曼彻斯特,也被称为英格兰的“垃圾之都”,在2002年英联邦运动会之前已经通过大规模的清洁工作进行了清理。但闭幕式仅仅几周后,曼彻斯特就又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利物浦的社区居民随和、外向、友好。它与曼彻斯特这座冰冷阴沉的城市的严肃、无幽默感、愤世嫉俗的气质形成鲜明对比。与感觉更像工作城市的曼彻斯特不同,利物浦更多的是娱乐和购物。对于外来者和游客来说,利物浦更具吸引力。
曼彻斯特的人被称为“Mancunians”,利物浦的人被称为“Liverpudlians”或“Scousers”。距离只有40分钟车程的两个城市的曼彻斯特人和利物浦人讲着完全不同的口音。曼彻斯特的口音与周边城市利兹和谢菲尔德相似。另一方面,利物浦的斯库斯口音确实很独特。由于爱尔兰移民众多,利物浦常被称为“爱尔兰第二首都”,斯库斯口音也深受爱尔兰移民的影响。
2015年10月,BBC播出了一部名为“韦恩·鲁尼:进球背后的人”的纪录片。第二天,社交媒体上充斥着英国人的哀悼之情。 “我听不懂”,“我浪费了所有时间试图向我妈妈解释鲁尼的口音。”此外,还有不少意见认为“需要字幕”。像这样,有着爱尔兰血统的鲁尼的苏格兰口音就显得如此独特,连当地人都很难听懂。利物浦长期以来一直是英国的一个偏远岛屿,其居民一直中央政府和独裁主义。当英国离开欧盟时,利物浦希望留在欧洲,如果“脱欧”和曼彻斯特一样好的话。甚至有人认为“利物浦应该独立,因为它与英格兰有着不同的身份”。
曼彻斯特和利物浦作为经济和工业的竞争对手,在环境、文化、语言等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 1894年竣工的“曼彻斯特运河”使两座城市之间的关系急剧恶化,并在足球界擦出了火花。两座城市之间的冲突经常通过英格兰最成功的俱乐部曼联(Man United)和利物浦足球俱乐部(Liverpool FC)之间的比赛来体现。
英格兰甲级联赛夺冠次数第四和第五的俱乐部也来自这两个城市。埃弗顿和曼城各赢得了九次冠军,但埃弗顿七次获得第二名,以微弱优势领先于只有六次冠军的曼城。竞争基本上存在于曼联、曼城和代表两座城市的利物浦和埃弗顿之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